昨天去给北邮人团队新来的美工小朋友们讲课,虽然感觉上是有很多可以说的事情,毕竟做美工也这么多年了,但是直到临近讲课的前一天,我还是没有想好讲什么、怎么讲、为什么要讲。心情如此矛盾,以至于我当时只想安静地做一个学弟。
虽然准备仓促,再加上感冒、现场设备出问题等客观因素,但我还是把任务机智地完成了,就像我每一次出现在公众场合那样。后来我也发现,其实出现的大多数问题,观众们并不一定会注意得到。
截至现在,已经有小朋友在向我索要讲义。我是一个有完美主义情节的人,在时间足够的前提下,把我匆忙准备的东西拿出来分享,这种事情我做不来。但是,我觉得也不能让小朋友们等待太久,于是现在把昨天讲课的主要内容整理如下。
给美工小朋友的一些寄语,共十条:
- 多见见世面,做设计需要看得多,经历得多。闭门造车是不可取的,了解一些历史、哲学和人文知识,对你的作品是大有好处的。所谓厚积薄发,意思就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感觉灵感匮乏的时候,就要去多看看这个世界。
- 随时记录灵感,没有什么比失去一个绝好的想法更令人懊恼的了。人的记忆是不可靠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点将会越发明显地体现出来。如果有了什么思绪和想法,要及时记录下来,哪怕身边并没有特别合适的记录工具。把随手记录养成习惯,将获益良多。
- 从实际任务出发,需要什么学什么,技术工具只是手段。做设计,技术永远是辅助,不要过分依赖于技术,不要让灵感受制于实现手段,而是让越来越先进的电脑技术服务于你的创意。
- 模仿是一种绝佳的学习方式,但切勿抄袭他人的创意,不论有任何前提。这个是作风问题,不多解释。
- 不要因为报酬低廉而放低自己对作品的要求。既然接活了,就好好做,不然就不要接。这个也是作风问题,不多解释了。
- 形成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味追随流行的设计风格,现在流行的,必是马上要过时的。这是优秀设计师的必然发展结果,也不多作解释了。
- 不可将自己都认为有问题的作品向公众发表。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条,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初做设计的小朋友最容易遇到这个问题,完成了一个设计,就会急于发布出来。如果认为作品的设计非常完善了,发出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认为作品还有改进的余地,那就继续改进,不断完善,不要急于公之于众。这样,一方面是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作品在接受公众的评判之前,先过了自己的评判,自己认为是极致的作品,还被找出改进的余地,这样才能有所成长。另一方面,艺术创作是一个很个人的事情,每个人由于自己的知识背景、个人经历、心情状态的不同,对同一个作品都会有不同的评价,一个经过自己充分认可的作品,可以有效的去除一些不必要的负评价。
- 专注。各用10%的精力涉足十门设计学科,不如用100%的精力涉足于一门学科。引用一个例子:1985年,乔布斯离开苹果后,苹果的工业设计依然是世界顶级,之后,苹果不断地扩大产品线,从翻盖手机、无绳电话、运动耳麦到手表等等,他们的方式就是传统意义上不断地分析市场的需求来决定产品的走向。这样纵然有出色的设计,但由于产品的定位问题使得苹果的销售业绩一塌糊涂。这时候的苹果不再是和IBM叫板的苹果,于此同时,另一个年轻的公司微软借鉴了Macintosh的图形界面推出的Windows系统不断瓜分市场。1997年,乔布斯回到苹果,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多余的产品线砍掉,简化为四个:“消费级”的台式机和便携式电脑、“专业级”的台式机和便携式电脑,也就是后来的iMac和MacBook Air、Mac Pro和MacBook Pro。乔布斯此举标志着苹果公司的的企业文化就是专注,并帮助苹果在那个季度里面止住了亏损。
- 不要停止思考,最痛苦的时候,往往是最容易出优秀作品的时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Nothing gains without pain. 越是痛苦,越是要坚持思考,这时候的努力,会带来更多的收获。成功就是你在坚持别人坚持不下来的事情。
- 保持谦虚。人的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是会受到限制的,没有谁最终会比谁强到哪里去。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客观冷静地做好每一个细节,而不是不可一世地认为自己就是权威。因为,没有什么成就会是绝对的,只有绝对的超越。
以上是我做美工到现在的一些感悟,我尽量谨慎地把我的所见所想如实地写出来,希望不要误导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