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大王去世了么?”

几年前一个悠闲的午后,我在人人网上刷着新鲜事,收到了这条微信,来自汉斯。

前一条微信相隔了很久:“我通过了你的朋友验证请求,现在我们可以开始聊天了。”

我在手机上迅速敲了个“啥”,发了过去。

“大王刚去世了……”

“家里起火了,人被烧得看不出样子……”

“好像是前一天晚上喝了不少酒,点了根烟抽着抽着就断片了,烟头没有熄灭就把房子烧了……”

“具体我也不知道了,正要赶去大王的老家,他都准备要结婚了,哎……”

大王和汉斯是我的初中同学。

我刚刚升入初中的时候,还没有完全适应被关在一个小院子里面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寄宿制学校就是有些麻烦——除了要按时间上课下课,还要按时间起床,按时间跑步,按时间打球,按时间吃饭,按时间洗澡,按时间睡觉。而且,在一个全封闭没有“7-11”或者“全家”的新成立的寄宿制学校里面,食堂的饭菜不管是怎么排列组合别出心裁,也会很快吃腻。

从家庭生活环境的束缚感解脱出来,来到了一个生活节奏高度格式化的新环境里。在我陷入这样一个哲学困境的时候,大王转到我的班里。

大王之所以叫做大王,不是因为他姓王,他也不姓王。

大王性格腼腆,面带笑容,合群友善,不爱讲话,自我介绍的时候会紧张皱眉,他小声地、断断续续地讲话,讲的是方言版普通话,然后快速跑回座位。这是我对大王的最初印象。

之后回到宿舍,遇到大王端着一个脸盆,我和他对上了眼,他问:“澡堂在哪?”

“在食堂后边,我也要去,一起吧,你等我拿上东西。”

“好。”

在去澡堂的路上,我了解到了大王的老家,这解释了他讲话的口音。聊天中,大王依然腼腆,但是不会像全班自我介绍时候那样紧张皱眉、压低声音、断断续续。

当然,这些都不是重点。

我们在公共澡堂坦诚相见的时候,我被大王那虬结的筋肉亮瞎了。

后来,大王就成为了“肌肉大王”、“鸡肉大王”、“X肉大王”……并最终定格在了“牛肉大王”,简称“大王”。

坊间也流传出了一些段子。

“你知道大王弯曲胳膊的时候二头肌有两个灯泡那么大么?!”(我作证这是真的……)

“X班的张三、Y班的李四、Z班王五和大王掰手腕都输掉了!”(这也是真的……)

“大王比我们大,他是属牛的!”(他怎么可能这么老……)

“加州牛肉面大王就是他家开的!”(之后我和大王一起吃李先生加州牛肉面的时候,并没有被免单,这件事得到证伪……)

“大王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应该是牛魔教狂热信徒们杜撰的……)

不胜枚举。

无论怎样,可以确定的是,大王的出现,给这个寄宿制学校所在的小院子里面,带来了一些快活的空气。

我记得后来大王去了部队,后来他当兵结束回来了,一起吃过为数不多的几次饭,大王一直是那个腼腆的大王。

在大王去世几年后初中师生联谊的时候,还有许多人才刚刚知道大王逝世的消息。

有趣的是,虽然大王的微信签名停留在了“好好学‘习’、奋发图‘强’”,但是至今来看依然没有什么不妥。

大王不是唯一的一个很久没见面就再也见不到的同学。

她是隔壁班的学霸,永远的年级第一,所有的课外活动、竞赛、比赛都参加,且都是第一。

虽然我和学霸不在同一个班,但是想要和她接触却不难。如果说与腼腆的大王接触必须倚仗同班的天然条件,那么获得和学霸的接触机会就简单的多——我和学霸的交集就存在于各类竞赛班、兴趣班、比赛之中。

学霸人很好,虽然有个“霸”字,但是非常友善,有什么不懂的抓她来问,都可以解决掉。初中三年,受到了学霸不少帮助。

初中毕业前,我把有限的同学录名额,分给了(外班的)学霸一个。学霸给我写了工工整整的满满一页,没有错别字,没有涂改。

初中毕业时,校门口挂着横幅——祝贺学霸同学获得全市状元。

之后过了很久,我在刷人人网的时候,看到了刷满屏幕的关于学霸的悼念文,才了解到学霸自杀了,抢救无效。

忧郁症,早该注意到的吧。可是,初中时候的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忧郁症吧。

学霸同学,一直乐于助人的你,才是最需要帮助的人吧。

没有不散的宴席。

过去的时间,白驹过隙,回想曾从一个圈子出来,再进到另一个圈子,如此往复,来来回回认识了几波人,疏远了几波人。能够依然保持联系,是莫大的缘分。

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和Jason说过:“以后我们都有各自的事情奔波,见面的机会恐怕越来越少,多见一面是一面。”

我也和在美国隔着时差的人妞说过:“好好锻炼身体,多活几年,留着命在,想见面都好说。”

这么一想,逝去的人也在教会我一些道理。